对于正式接触政事,叶瑁期待已久。
正如叶敛计划的一样。
五年的时间足够朝臣做足心理准备。
所以朝臣见到圣上龙椅旁边,多了一个座位,大公主旁听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虽然叶敛没有给她明确的名分。
从旁听到试着发表意见,再到批阅奏折。
叶敛保驾护航,加上首辅次辅的教导,叶瑁的成长突飞猛进。
叶瑁十岁时,远洋航队再度归来。
因为探索的航程越来越远,归期不定,此次归来距上次已经相隔三年。
风吹日晒,梁施芊的皮肤免不了晒黑了,但她已经不在意了。
“这次不要着急走,总要将婚事办了。”叶敛笑道。
梁施芊兜兜转转,与一同出海的沈溪看上了眼。
叶敛在大周已经称得上晚婚晚育,梁施芊和沈溪就更不用提了。
沈溪没有拒绝,看向梁施芊,“此事还要商议,微臣都可以。”
他察觉到梁施芊对婚事隐隐的排斥,也不愿意逼她。
梁施芊迎着他纵容的目光,心结忽然就放下了。
她已经不是之前需要婚事改变命运的闺阁小姐了,饶是退一万步讲,所遇非人,凭她的官位,以及在海外的资产,也足够她活得滋润了。
当然,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梁施芊收回视线,禀告此次出海的收获。
“陛下所寻的植物,微臣在南洋发现了相似的,距土著说,来自大洋彼岸,更远的东方。”
梁施芊大致描述了此物的特点,正好对上了红薯。
叶敛很惊喜,“此物在何处?”
梁施芊呈上一节枯黄的枝茎,其貌不扬,甚至跟一节麻绳长得一样。
“南洋岛民禁止此物外传,微臣无奈将茎晒干,与穿上缆绳编在一起,涂上厚厚的泥巴,才侥幸带回。”梁施芊解释道。
船队原本想收买岛上的土著,带回一些果实,谁料对方油盐不进。
若不是看在船队装备齐全,不好惹的份上,岛上人说不准连他们的船都要扣下。
尽管茎叶都已经干枯,叶敛还是认了出来。
这便是红薯藤。
“无碍,这茎应该还能用。”叶敛安慰道。
何钦紧急地被召进宫,领回去一个艰难的任务。
叶瑁:“父皇这有什么大用处吗?”
“此物为红薯藤,不惧土地贫旱,最关键的是产量极高。”
大周近些年无战事,安稳发展,加上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人口飙升。
繁华的江南、汴梁等地,人口聚集,已经是人满为患。
地少人多,粮价上升,便会产生流民问题。
叶敛本意是想要多出来的劳动力流向商业,但即便如此粮食问题依旧要解决。
占城稻和双季稻,精耕细作,挑选良种是一方面。
高产作物的引进是另一方面。
红薯土豆能够亩产千斤,这是水稻轻易无法达到的产量。
叶瑁的反应很快,“儿臣想要参与红薯的种植。”
如此利民之物,若能适应大周的土地,朝廷一定会大力推广。
她想要为父皇分忧。
“农是国之本,但新种的引进种植过程繁琐,你要做好准备,不能半途而废。”叶敛提醒道。
何钦虽然擅长农事,红薯也好养活,但过程的辛苦依旧免不了。
看何钦晒得黝黑的脸和脖子就能看出,下地绝对不轻巧。
叶瑁没有被叶敛的话吓住,坚定道,“儿臣明白,愿意前往。”
叶敛很欣慰。
无论他,还是钟离熙,都已经为女儿铺好了路。
平庸的君主从古至今不少,但女子为帝本就惹人非议,若是再才智功绩平平,难免会被群起而攻之。
所以钟离熙要修书。
叶敛也想借高产作物,将女儿送到皇太女的位置。
但一向聪慧的叶瑁早就看出了父母的用意,“父皇母后为臣做的打算,儿臣心中感激,但作为您和母后的孩子,我的东西我自己拿。”
叶瑁有自己的骄傲。
她的父皇母后万民敬仰,她身为女儿,理应长江后浪推前浪。
朝臣的认可,抑或是皇太女之位,她要天下人心服口服。
女儿的志气,叶敛和钟离熙只有支持的份。
所以叶敛这才暂且按下立皇太女的圣旨。
叶瑁跟着何钦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培育出一大批红薯藤。
红薯的产量不负众望,达到了惊人的近百石!
虽然后世红薯甚至能亩产三四千斤,但这是建立在发达的制种和化肥农药的基础上。
如此原始的品种能亩产千斤,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不要忘了,现在大周富庶的土地,水稻的亩产也才六七石。
如此一对比,产量已经是翻了十倍。
第一批红薯开刨时,何钦都傻了眼。
雇佣而来的农户,听说了亩产后,连工钱都不要了,只求一小节红薯藤。
现场乱糟糟的,挤在未收获的土地跟前,老农甚至跪地直喊“老天开眼”。
还是叶瑁主持大局,安抚百姓道,“这些红薯藤都会发给百姓,朝廷会派人教导大家如何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