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一家吃食店,她都在外祖家吃过,就是父亲去世,外祖一家对她和裴婵也依旧很好。
但裴君许多时候宁愿回南望村,不只是因为自尊,还有外祖母偶尔看向她时愧疚难过的眼神……
“将军,到了。”
裴君缓缓收回视线,起身走下马车。
今日四个侍卫随行,两个侍卫骑马,两个侍卫赶车。
到达刘家后,一个护卫上前去敲门,其他护卫看马的看马,搬东西的自主搬东西。
刘家的门打开,一个老仆人疑惑地看着面前人高马大的护卫,再看向其他人时眼中有几分忐忑,“你们是……”
裴君走上前,道:“徐伯,您可还认得出我?”
七年的时间能改变一个人许多,可裴君脸上依旧有少年时的模样,老仆只迟疑一瞬便认出裴君,立即敞开门,声音颤抖地喊她:“郎君,是您回来了吗?”
裴君顺手扶了他一下,笑问:“徐伯,祖父祖母可在家中?”
“在、在,都在。”徐伯连忙请她进去,激动道,“今日大娘子和姑爷一家也回来了……”
他说完,忽然顿住,悄悄觑裴君的脸色。
裴君神情并无变化,淡淡地笑道:“那我今日来得正巧,无需外祖再使人去通知母亲了。”
徐伯这才放松下来。
今日刘家男人们都在前院堂屋招待姑爷,听到动静,从堂屋走出来,瞧见裴君,皆惊喜不已。
“大郎!”
裴君拱手向诸人问好:“外祖父,舅舅,裴君回乡祭祖,特来探望。”
随后,裴君又转向他们身后,母亲如今的夫婿赵经武,客气地叫了一声:“赵叔。”
赵经武没想到裴君这样大的官职了,对他依旧如此有礼,偏他面对继室这个先头的儿子,一直便有些硬气不起来,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应了一声,不知道该如何寒暄。
所幸刘家老太爷和舅舅足够热情,招呼裴君的同时,还不忘叫家里的婆子去后边儿通知其他人。
裴君随外祖父和舅舅走进堂屋,坐下时随意地扫了一眼,记忆里刘家是两进的宅子,如今再瞧,好似更宽敞了些。
舅舅刘文茂对她说:“家里三年前翻修了一次,又买下了隔壁的院子,君儿看着,可是陌生了?”
裴君摇头,笑着说:“方才我在马车上,瞧着巷子里处处都熟悉,站在外祖家门外,亦是诸多记忆涌上心头,倒是没感觉陌生。”
舅舅感叹,“其实家里早就该修整了,只是那时战事吃紧,担惊受怕不知何时便要逃走,便一直没有修。”
“这附近好些人家也都是近几年才开始心中安定,君儿,他们都说,是因为你赶走了突厥,我和你外祖父皆引以为傲。”
裴君笑笑,并不居功自傲,“这是大邺所有将士的功劳。”
“君儿!”
“君、君儿……”
先后两声不同的女声在门外响起,裴君转头,便看见外祖母、生母刘巧女、舅母并几个年轻辈儿站在那儿。
外祖母喜极而泣,生母……眼里亦有惊喜,只是那惊喜一闪而过,只余踌躇和生分。
裴君心下轻叹,面上并无一丝异样,再次起身拱手问好,“外祖母,母亲,许久未见,可还安好?”
外祖母一把搂住裴君,感情外露,眼泪宣泄着她的情绪,“君儿,君儿……”
裴君一动不动地任她抱着,轻声安抚,“外祖母,您别哭了,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
她这两天一直在面对亲人的激烈情绪,竟是已经熟练起来,接连哄了几句,见外祖母还是情绪不稳,便侧头求助外祖父和舅舅。
刘老太爷开口,叫儿子拉开老妻,裴君这才得以自由。
随后,其他人上前来向裴君问礼。
外祖母想要女儿和外孙亲近,当即便对刘巧女道:“快让几个小的见过阿兄。”
刘巧女看了裴君一眼,招呼身后三个孩子上前来,对他们道:“过来拜见你们兄长。”
赵家的大女儿赵宝儿,是原配所生,今年十六岁了,走上前,冲裴君一福身,楚楚动人地抬眼看他,娇声叫她“裴阿兄”。
裴君平淡地应了一声,让护卫将她提前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诸人。给赵宝儿的那份,裴君让护卫呈给她生母。
赵家另外另个同母异父的妹妹赵迎和弟弟赵迅随后向裴君行礼。
他们很小的时候,裴君都抱过哄过,可若说亲近,定是比不上裴婵的,不过不耽误裴君亲和地关心几句。
赵迎十二岁,赵迅九岁,估摸也是从小听阿兄的故事长大,与裴君说话时甚至有些紧张,磕磕巴巴的。
裴君十分耐心地听着,没有一丝不耐烦。
外祖一家十分见此情此景十分高兴,赵宝儿脸上却是显露出几分不高兴,只因裴君对她极冷淡。
赵父知晓女儿被宠的任性,却也不想她在刘家丢人,暗自瞪了她一眼。
刘家人全都关注着裴君,全都没瞧见这对父女的小动作。
而裴君与两个异父弟妹说完话,便转向另外的母子三人。
舅舅有两个儿子,长子刘明智比裴君年长三岁,去晋州府城采买未归,次子刘明哲比裴君小两岁,也在府城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