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谏给沈栀盛汤,回嘴:“哪像你,妹妹多。”
“比不上你,整日藏着小姑娘的帕子。”谢殷不甘示弱地回了一句。
这话要是以前拿出来打趣,江谏肯定要闹别扭了,但今日竟是一反常态,他替人把汤盛到眼前,语气颇为自得:“就藏了,怎么着吧。”
一句话,三分脾气,连沈栀都忍不住笑了。
谢殷眼中的笑意更浓,忽地瞥见沈栀鬓边的那只白栀玉簪,心里越发肯定,这小子还跟他藏着掖着,也不知是谁半夜专程跑去把他轰起来,问他给姑娘家相看的帖子该怎么下。
三更的天,两个大男人点着烛灯,凑头在一张帖子前斟酌字句,咬文嚼字,江谏这人,用完人不算,还不肯告诉他是哪家姑娘,害得他都不知该怎么同江彧说,今日又想一出是一出,领着人上门吃饭了。
谢殷叹了一声,当人二哥的,就是替人忙前忙后的命。
三人谈笑着,说了好些陈年旧事,甚至还说到江谏之前送给沈栀的那本圣贤书。
“那书你怎么还留着呢?”谢殷好半日才想起来。
江谏和沈栀说:“他啊,从小就喜欢读书,刚到我家那会儿,整日坐在书房里不出来,每回我去寻他,他都像个老学究似的,之乎者也,者也之乎,我和须蓉觉得不行,便想了这么个鬼主意,把淫词艳曲夹进他的书里,看他还怎么看得下去。”
难怪那书隔三岔五的就出现些别的东西,原来就是为了不让人看书啊,沈栀咬了半口饺子,面色忽然一顿,低头一看,吃出来一个红枣。
下一秒,谢殷和江谏异口同声:“终于吃到了。”
下楼时,江谏才同沈栀说:“我们俩也没想到,你吃饺子会吃得这么慢。”
原来是故意的,沈栀笑了:“是有什么一定要吃到红枣的习俗吗?”
“也不是吧,就是图个好兆头。”
沈栀温婉地笑了起来,方才的感觉太温馨,竟是让她一时没晃过神,下到一楼,她又看到了那扇用来装饰的紫檀木扇屏风。
草刻行云流水,翩跹若飞,第一次看,沈栀还看不出这是哪位大家手笔,如今再看,结果倒是一目了然。
她道:“王爷替我抄首诗吧。”
“什么诗?”
“《临江仙》。”
江谏也看了过去,神色却不意外:“怎么发现的?”
“不要太明显。”沈栀扬了眉,她一步一步地从楼梯上下去,慢慢思索,“青州的芜湖居士,青州的靖安王殿下……”
还没等她想出什么来,忽然,拐角走来一个女子,青衣飘飘,眉目如画,一件白色的斗篷,衬得她肤白似雪,风领上的容貌随着动作轻飘,竟是须蓉!
沈栀一愣,就听到她和江谏打招呼:“予安哥,沈姑娘。”
“谢殷在楼上。”
须蓉没多说什么,告了辞,步子轻快地上楼了。
方才吃饭时,沈栀便听出须蓉是和谢殷一道被收养在的江家,而且看方才那个架势,须蓉好似和谢殷的关系更好些。
沈栀走到马车边站定,让江谏帮忙系带子,突然小声问道:“她怎么叫你予安哥啊?”
江谏扶着沈栀上了马车,随口解释:“我比她大些。”
“这样啊……”沈栀拖着长音回,刚在马车里坐好,下一秒,便听到江谏敲了车厢,她探头出去。
江谏站在马车边,心情很好:“你吃醋了?”
沈栀缩回去了一点:“没有……”
江谏一双桃花眼,在冬日的暖阳里明媚:“你喜欢的话,也可以叫。”
于是,在江谏的目光中,沈栀的脸一点一点红起来了。
江谏也不勉强她,站在车外,摸了摸她的头,叮嘱她路上小心。
然而,就在马车动起来的一刻,沈栀趴在了车窗上,红着耳朵轻声叫他:“予安哥。”
下一秒,换江谏愣了神,沈栀的声音向来清润明亮,这么轻声叫他,听起来,竟是有几分软,撩得他心口一颤。
沈栀看他这模样,难得没羞,弯了眉,冲他摆手。
就这么的,猎猎酒旗下,一位锦衣公子,看着车马远去,忽然低头笑了起来。
渐渐远去的马车里,沈栀嘴角也藏不住地扬了起来,这份心情一直陪着车马走了许久,直到外头忽然停下。
“姑娘,外头聚了一堆人,不知在吵什么,咱们得换条路了。”冬羽掀开帘子去看。
沈栀没有往心里去,随口应了一声,却听到外面一声嘈杂——
“啊!那不是沈左丞吗?”
沈栀神色一顿。
“啊呀,左丞大人竟跟一陌生女子在客栈里住了一夜!”
“你不要胡说!那女子是左丞大人的侍女而已。”
“不是吧,那女子长成那样,怎么可能是侍女,简直狐媚,她昨夜进了左丞的客房便没出来,这孤男寡女的,你说清白?都是千年的狐狸,老娘我可不信……”
旁边的人帮着说话:“是啊,客栈老板娘都亲眼看见了!这还能说谎不成?”
“沈左丞不是素来爱妻吗?怎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哪个男人不近女色,沈左丞不过是说得好听罢了,背地里,都不知道做过什么勾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