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3.第 133 章
    又过了几日后, 身?在盱眙的谢临,终于接到了淮阳来的书信。
    因淮水一事,皇帝策反他的部下——山阳郡郡守方徐, 公?然对魏王送妹妹回来的船发动袭击, 谢临大为恼火,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反叛, 在信中邀请斛律骁结盟, 想要割据一方。
    斛律骁在信中同意了他的请求, 约定借此事南下, 征全国之兵, 势要吞灭江南。
    与他的公?文一同发回的还?有谢窈的亲笔书信, 言路途凶险,为了芃芃的安全, 她将暂时留在淮阳,等战事稍稍平定之时再回兖州。
    谢临将那页纸紧紧攥着, 手背上青筋毕显,摇摇欲坠立着, 内心却实在火冒三丈。
    他就知道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对这便宜妹夫没多少好?感, 但看在他曾救了父亲和妹妹的份上, 也不至于十分厌恶,只?有些怀疑他在施苦肉计罢了。可,真要为妹妹择婿,比起此人,他自然更?希望妹妹能嫁给知根知底、自幼相交的表弟。
    昭玉和她假成婚三年,年岁已被耽搁了,若昭玉对妹妹无心还?好?,偏偏有心, 如今妹妹眼瞧着要抛下人家,谢临便有些愧疚。
    只?可惜妹妹并不知道昭玉的心思?……
    他一时后悔,后悔未曾早点替表弟捅破这层窗户纸。沈砚神情平静,问道:“兄长。”
    “窈妹妹没有回来吗?”
    “是。”谢临有些不好?意思?,“那胡人使了苦肉计,想是阿窈心软,留在那儿了。”
    沈砚眼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却若无其?事地颔首:“其?实窈妹妹留在江北也好?。建康那位既已得知了窈妹妹还?活着,兖州已然不安全了,兄长的周围也可能有建康派来的细作。她和芃芃留在那位魏王身?边,我反而?放心。”
    就怕她回来要和你解除关系哩。
    谢临神色为难,忍不住旁敲侧击道:“昭玉,倘若阿窈要和那胡人重修旧好?,你又该怎么办呢?”
    “我没事。”他神情淡淡,语气云淡风轻,却避开了兄长灼灼逼问的目光,“她平安就好?。”
    他从来没有奢求什么,也从来都不敢奢求什么。
    从小他就知道,她不属于他,也从来只?将他当作兄长。这三年,能成为她名义上的丈夫,能与她日夜相伴,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谢临一时语塞。他不曾娶妻生子?,这些年也没看中的女子?,不知道爱人与被爱是个什么滋味,也就自然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他。沈砚又主动支开话题:“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建康绕过兄长直接指使山阳郡,怕是要对兄长下手了,兄长要小心应对才?是。”
    “此外,家父家母还?在临海,天高地远的,我有些放心不下。”
    谢临神色凝重。
    以皇帝的多疑,既知了表弟在自己处,知了谢沈两家之亲密,必定会对姨夫姨母下手。好?在沈家自沈砚三年前返家、告知了皇帝的昏庸后便早有准备,这些年以抵抗飓风为由,暗招兵马,充作劳役,勤修苦练,加固城防。又与四?周州郡交好?,若皇帝下令攻打,尚能抵挡一阵。
    “这也是我所担心的。”谢临道,“必须催促那高车小儿,尽快南下。”
    是日,谢临向朝廷上疏,自检让齐人过河之过失,请求朝廷治罪,却绝口不提妹妹“死而?复生”之事。
    梁宣怀帝大为恼怒,派遣御史?前往治罪,欲将其?换下,然而?御史?还?未进?入兖州境内,荆州的十万里加急战报便送至了建康宫,称镇守蜀地的齐军已沿长江南下,又发襄阳之军,进?攻荆州。
    荆州兵强马壮,自不可能轻易攻破,然齐军此举无疑是要用牵制荆州猛攻淮河流域,吞灭江南。偏安已久的江左朝廷一时惶恐。
    兖州是建康北面的门户,又据守淮河下游,眼下皇帝要治兖州之罪,大臣纷纷上谏,力劝皇帝宜施以拉拢,以免兖州倒戈,反过来对付朝廷。
    萧子?靖无法,只?得忍气吞声,硬生生跑死了两匹马追上先?前派出的御史?,改换诏书。又向淮阳送去书信,与斛律骁和谈。
    是夜,星疏天淡,明月如霜。斛律骁接到南梁的书信时,方同封述巡视完各营,初回到中军帐里。
    十九将南梁使者带来的信件毕恭毕敬送至斛律骁手上,又补充道:“殿下,南朝来使就候在营外,说是替他们?皇帝还?有话要传。您要让他进?来吧。”
    和谈?
    斛律骁挑眉,信件拆也未拆地就着烛火烧了。对十九道:“让他回去。就说,孤本诚意与南朝交好?,是他们?背盟在先?,撕毁盟约袭击于孤。本王,断不能容忍这样的背刺。”
    “是。”十九领命而?去,封述却有些犹豫:“殿下……果真决定了眼下攻打南朝么?臣觉得,还?应该知会朝廷一声才?是。”
    他总觉得如今还?未到攻灭南朝的最佳时候,梁帝疑心甚重,嗜杀残忍,三年来已赐死不少大臣,众人积怨已久。
    古语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将来等南梁内乱兴起,再举兵南下,必然水到渠成、马到成功。如今这般,倒像是为了王妃遇袭一时的冲动之举……
    斛律骁不以为意:“有什么好?通知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何况是孤?荑英不在,还?要劳烦静之替孤拟一封晓喻天下的檄文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