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元
我让出掌勺的位置退到一边,尽量保持声调的平稳:“随便,送钱也行,我不觉得俗。”
檀旆的注意力全在锅里的肉上,没空关心我脸上的表情,所以丝毫没察觉到我的不对劲,这简直大大帮了我的忙,他边翻炒着肉边道:“那就去湖边吧,正巧我有事要办。”
檀旆是该陪我去湖边的。
去年年底,皇帝下赐婚诏书那日,东平王一家的到访阻止了父亲带我们出去冬钓的计划,后来单家和卓家一直在忙姐姐的婚事,更是没空出门。
于情于理,檀旆都该还我这次游湖之行。
我挑了挑嘴角,说:“好啊。”
然后我不等檀旆回话就出了厨房,因为我不敢让他看到我脸上止不住笑的样子。
东平王和王妃找借口让檀旆照顾我和我一起吃午饭,以及安排座位次序背后的深意我都明白,我也在和檀旆下双陆棋时向他表明了我的部分心迹。
但我身后还有家族。
单家属清流名士,东平王府与之对立,在这样的立场之下,我不能表露的更多。
我需要檀旆对我做出回应,我相信他不是懦弱到会逃避责任的人,他绝对有能力做出回应。
如果以后我们真的要在一起,对于彼此身后所代表的势力,我们该如何相处,如何自处,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可我实在看不懂他。
他如今的表现,要么就是我真看走了眼,其实他是懦弱得会逃避责任之人,要么就是东平王府的所有人,都在蕴酿一个更大的阴谋,可这明显太过无稽。
但除这两种可能之外,我想不出别的解释。
这两种可能无论结果是哪一种,我最后都会选择与檀旆断绝来往——士族之女,从来不该受情思所困,变更脚下所行之路。
我想着这么多事,姐姐自然会觉得我心事重重。
我需要时间理清思绪,而檀旆看起来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可能是我之前说得不够清楚的原因,可具体该怎么跟他说清楚,我也需要时间来考虑。
檀旆见我脸上不愿多谈的神色也不再多问,像是担心给我压力,他起身对东平王和王妃道:“孩儿先回房温书。”
他走后,在场众人除我以外全都面面相觑,愈发感到迷惑的模样。
我和姐姐姐夫一同向东平王和王妃告辞,因为回去的时候有一段顺路,我便和他们一起走,只不过姐姐挽着姐夫走在前面,我在后面亦步亦趋,隔着适当的距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姐夫喃喃地自言自语道:“难道我弄错了?”
姐姐受不了姐夫这样打哑谜,直接问:“你到底想说什么?”
姐夫抱着手沉吟一阵,渐渐停下脚步,我因为走在他们后面,也不得不停下来。
姐夫转过头来问我:“小翎,你初次和檀旆遇见,是不是在上元节?”
“不是。”我被问得一头雾水,“是在陛下赐婚的旨意下达,姐夫你们来我家那天,怎么了?”
“檀旆应该早就见过你。”姐夫语气笃定道:“去年上元节,你仔细想想,真没印象?”
檀旆又不是生了一张丢在人堆里就认不出来的脸,如果我见过,必然印象深刻,除非我失忆,但我显然没有失忆。
我正准备摇头时,脑海中突然响起檀旆的声音:
“你来找我干什么?”
他问我时我就有种奇怪的感觉,这句话,仿佛在哪里听过似的。
不对,不是整句话,而是最后两个字。
这样说其实也不对,毋宁说,檀旆的声音,我在去年上元节的时候听过,但上元节听到的那个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带了点瓮声瓮气,所以我一开始没想起来。
有了这一思路做牵引,有关那时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排山倒海地向我涌来。
竟宁十八年刚开年,朝中的大臣们放弃自己过年罕有的休沐时间,经过一番费劲的扯皮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件大事,就是沅国要对漠北之外的异族用兵。
用兵原因很简单:沅国边陲的一座小镇因为当年粮食丰收,不幸被某支异族骑兵觊觎,骑兵劫了粮食,还顺带屠了全镇的人。
漠北驻军的反应很快,东平王派人直接递出最后通牒,要求异族王庭在三天内交出这支骑兵的底细,否则就要挥师北上,连着王庭一起揍。
沅国漠北之外生活着众多异族,族名不统一,但大都以游牧为生。
沅国竟宁年间,这些异族之中有了一个相对强大的部族自立为王,在广袤的草原之中建立王庭。
可惜该王庭治下政局不稳,常有反叛,这种被从各部族临时组织起来,劫掠城镇的骑兵从何处冒出来,别说三天,三十天异族王庭也不一定能查出个所以然。
东平王自然也知晓这一点,他之所以这么做,为的就是先斩后奏,不让任何人阻挠他出兵的决心。
一国军队的最高指挥,说了三天没消息开战就一定要开战,要让其他国家都清楚何谓“犯我大沅者,虽远必诛”。
只有言出必行,才能体现出沅国军队真正的威慑力。
司空丞相也明白,这一仗必须要打。
不打,不足以平民愤。
沅国如今已经不像建国初期那般内外交困,有充足的兵力和物资支撑这场战役。
旭京百姓知道异族屠了全镇之人,当地一片血流成河,同样群情激愤,甚至上书请愿,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都想参军入伍为国出征。
这样的形势之下,如果再和东平王作对,那可就真是逆天而行。
不过,毕竟是从来不缺新鲜事的沅国朝堂,朝堂上还真就出了几个“逆天之人”,倔强地和东平王一系做着斗争。
后来这几位跟东平王府作对的,在下朝回家的路上被旭京百姓往马车里掷了烂菜瓜果,被迫知晓了罔顾民意是何下场,才终于闭了嘴。
那时候是沅国清流名士最为安静如鸡的一段时间,旭京城中到处传唱着歌谣,歌颂东平王府的盛武军威。
当年上元节,百姓放河灯许愿时,许的最多的愿望便是——
愿东平王麾下的漠北驻军,旗开得胜。
哦,关于我为何会知道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我也去放了河灯,许了一样的愿。
之所以没和姐姐一起,多半是因为我们姐妹俩各怀鬼胎,她为了世子许愿,不敢让我看,我为了漠北驻军许愿,也不敢让她看。
清流名士之家为东平王府祈福,说出去有些不像话。
我站在卖河灯的铺子前,把脸上的面具拨拉到一边,接过卖河灯的店家借给我的毛笔,一笔一划写下“愿漠北驻军旗开得胜”几个字,忽听得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你写的什么?”
我吓得赶紧卷了纸条,把毛笔还给店家,皱眉看向吓到我的那名男子——他脸上同样戴着面具,让我看不到长相。
我把面具扒拉下来盖住脸,含糊道:“与你无关。”
他十分自来熟地跟着我一起往河边走:“我都看见了,和他们大多数人写得差不多,没新意。”
我“嗯”了一声:“确实没什么新意。”
试图用这种无趣的回答来终止我们之间的对话。
“可你家是清流名士,不该写这种话,容易惹麻烦。”他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恶意,也听不出正经规劝,仿佛在诉说着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这样看来我似乎能和他说道几句。
我问他:“你不觉得这种事情很没道理?”
他反问:“哪种事情?”
我严肃地说:“被屠的镇中百姓,如果他们还活着,或许今天会和我一样过上元节,为自己心中所愿而祈祷,可他们再没有那个机会了。”
他沉默着没有说话。
我继续道:“知道他们被异族屠杀,我不仅痛心,还咽不下这口气,这是人之常情,可就因为我家是清流名士,便不该为漠北驻军祈福,不该希望漠北驻军会为这些无辜的死难者讨回一个公道,凭什么?其他人有什么资格,剥夺我支持为死难者讨回公道的权利?”
他停顿片刻,安慰我道:“你说的没错,你有这个权利。”
我家是清流名士,却也是沅国子民。
漠北驻军声威强势,异族不敢来犯,边塞安宁,才撑得起沅国接下来百年的太平,在这一点上,我和其他沅国人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同。
走到河边,我才发现自己忘了跟店家买火折子,尴尬地问他:“你有取火的工具吗?”
他甚至没买河灯来放,自然不可能带,同样尴尬地回了我一句:“没有。”
正在我考虑要不要原路折返时,旁边放河灯的一名女子听到我的问话,热情地对我道:“你过来,我借火给你——”
我赶紧跑过去,跟女子借了火,同她道了一声谢。
她说:“不必客气,我刚才也是管别人借的,今年祈福的人多,互相借火的也多——欸,你家郎君不放河灯?”
我顺着她的视线回头看到那名戴面具的男子,知晓她是误会了:“他不是我家郎君。”
第43章 喜欢
女子恍然道:“哦……是你家夫君?”
真是越猜越离谱了。
“就是碰巧遇到的陌生人。”我赶忙说明他的身份。
“上元节碰巧遇到的陌生人?”女子一副过来人很有经验的样子,啧啧感叹道:“那可不一般,这节日美好的传说太多,听了容易脑子糊涂,再加上有人跟你说两句知心话,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栽他手里了——像我,悔不当初。”
女子说完,把河灯放进水中,站起身来,转身优雅地离开。
陪她过来放河灯的男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言语嫌弃了,立马快步跟上:“诶,你把话说清楚,怎么就悔不当初了?”
我看着他们拌嘴离去的背影,心间一股暖流涌过,心想,这果然是个美好的节日。
戴面具的男子走过来提醒我:“你的河灯快着了。”
我闻言,低头往下看——河灯中的灯芯其实就是一截短短的蜡烛,经不得烧多久,而他说的没错。
我赶紧把自己的河灯放进水里,心里默默祝祷了几句,然后看着它和其他数百盏河灯一起,缓缓漂向远方。
身边骤然响起接二连三的惊呼和感叹,我不由得被这些声音吸引了注意,发现大家都仰脸看着天上,便也跟着把视线往上移。
不远处刚刚同时放飞了几百盏孔明灯,灯火瞬间将旭京城的夜空照亮,伴着上元节热闹的气氛和旭京城的繁华,形成一副相当盛大的美景。
我看到戴面具的男子也在仰脸看着天上,便悄悄走至他身边,伸手想去掀他的面具,岂料被他一把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