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代情感] 《孤行者》作者:王已忘【完结】
    文案:如果你正在经历人生道路上的失意与苦难,请认真阅读此文,或许会有所收获。
    小说讲述一个被遗弃的“傻子”,从大胆踏出他的第一步时,光辉而灿烂的人生,就此展开,人生的精彩不单单只有欢笑,其实中间夹杂着更多的泪水,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标签:都市日常  ??
    主角:[沈智饶,沈家颀]
    第1章 :他叫沈智饶
    大智,本名叫沈智饶,之所以叫他为大智,是因为他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所以,村里面的人都叫他为大智。
    大智出生在80年代初期的一个小村镇里,当时中国的经济才刚刚起步,他生活的那个村镇条件还不是很好,虽然物资不缺,但经济条件始终还是比较差,每个劳动力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只有十几二十块钱,相对生活还是比较艰苦。
    大智在五岁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弟弟和妹妹,所以大智自己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的背上已经背着自己的妹妹了,无论是帮家里干点家务,还是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他的背上,始终背着还不会走路的妹妹,身后跟着三岁多流着鼻涕的弟弟。
    这个问题遭到了村里其他小伙伴们的嫌弃和取笑,慢慢地,这些小伙伴们都不和他一起玩耍了,大智只有跟自己的弟弟还有妹妹玩耍了,尽管他们还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懂。其实当时五岁的大智也有很多东西不懂的。
    大智六岁那年,绝对是他家里充满凄风苦雨的一年,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为了给爷爷奶奶风光大葬(农村人的传统思想),大智的父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不够,在外面也借了不少的钱,才算是将爷爷奶奶的丧事办得相对风光一点,让两老含笑九泉。
    临近年关,父亲为了将家里的农产品换点钱回来过年,骑着单车拉着农作物去几公里外的圩镇上贩卖,傍晚回来的路上,却发生了交通意外,当场殒命,当大智母亲领着自己三个孩子赶到现场的时候,大智的父亲早已经断气,身上和脸上都是触目惊心的鲜血,父亲的手里还死死抓着从圩镇上卖农作物换来的几十块钱,身旁散落着三串冰糖葫芦,这三串带血的冰糖葫芦,一直到很久以后,都还是大智心中最痛的一幕。
    大智的父亲获得了肇事车辆的车主两千元的赔偿,再加上几百元的丧葬费用,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当时他们那个村镇上来说,算是一个「市场价」了,大智母亲是个忠厚老实人,对于这样的赔偿,她除了感到失去丈夫的悲痛之外,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
    从那以后,母亲就是他们家的支柱。
    大智是个很懂事的孩子,知道母亲的艰辛,弟弟妹妹又还不懂事,便开始承担起家里力所能及的大小事务,尽量帮母亲减轻一点生活负担,对于大智的举动,母亲都看在眼里,经常在暗中抹泪,感叹命运对他们一家的不公,让孩子这么小就要承担这么多的东西。
    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大智母亲的埋怨而放过他们家,在大智上一年级那年,大智因为上树掏鸟窝,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撞伤了大脑。
    当时村里的人都以为大智可能就这样了,救不回来了,因为大智的头上裂开了一个很大的口,满脸都是鲜血,甚是吓人。
    大智是救回来了,他昏迷了几天才醒过来的,但是他睁开眼的时候,他的母亲发现,他眼里流露出来的神色似乎和出事之前的大智有所不同,明显多了几分的迷惘之色。
    一个让大智母亲几乎晕倒过去的消息从医生的嘴里说了出来,大智的脑袋上的伤导致了瘀血挤压大脑神经线,按照现在他们市区的医疗技术,暂时无法帮大智处理掉这个问题,大智的智商将会在往后的人生中受到影响,智商将大幅下滑。
    大智母亲是踉跄着脚步从医生的办公室走出去的,自己懂事的大儿子,在一夜之间竟然成了一个智商低下的孩子,这样的打击,几乎让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如果不是考虑到还有三个孩子需要她抚养的话。
    大智出院以后,变成了一个经常独自发呆,不会主动做事的男孩,甚至连言语上的表达,也变得不那么清晰了,母亲知道,大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她经常半夜偷偷走到大智的床边,伸手抚摸着大智的头发,看着熟睡的大智,一边流泪一边痛苦地自责着。
    那一年,大智八岁多,还不到九岁。
    第2章 :落单的童年,艳羡的目光
    从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木讷而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大智的人生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述说的了,因为他除了傻笑,就是埋头干着鸡零狗碎的活计,或者一个人静静地发呆着,他的日子就是被这三样东西充斥着,外人看来,没有任何的精彩可说。
    大智这个名字对受伤后的大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或许他不觉得,但周遭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而且经常用这个事情来耻笑他。
    学校的老师看到大智变成这个样子时候,劝大智的母亲不要再让他上学了,但是大智母亲觉得大智变成这样,心里已经万分愧疚了,如果还不让他去上学的话,这一辈子,她都会感觉欠了这个儿子的,就算他学不到什么知识,她也希望大智能在学校里度过这年少的光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