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综已经有所觉悟,马文才不疾不徐地将自己的意图婉言说出。
在萧综震惊甚至是大骇的表情中,他的目光扫过萧综蒲团之上,意有所指地说:
“若要我信你,你得效法司马迁。”
作者有话要说:马文才并没有决定立刻南下,他在等,如果梁国真的乱成球了,他才会加入角逐,否则都是广积粮缓称王。
第527章 齐人之福
马文才提出的条件对于一个男人来说, 实在是太恶毒, 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将人杀了也没什么区别,所以萧综当时没有同意, 也是在马文才的意料之中。
他并不担心萧综不同意,因为以现在的局势,魏国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在这个已经几近破碎的魏国, 他的威望更容易被建立、他的抱负也更容易被施展,而士阀林立、倾轧严重的梁国,则更像是会拖拉他后腿的庞然大物,若不是他出身在梁国, 怕是连这最后的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马文才去见了萧综一面、抛下那个条件后,便强迫自己不过多的分散精力去注意梁国发生的事情, 只是和旧部陈霸先等人来往的书信比之前频繁了点, 知道他因为对建康的了解得到了萧绎的重视,现在已经是湘东王府的左将军,心中也有了些盘算。
除此之外, 梁山伯和祝英台要来魏国的信息倒让他更为重视。
马文才在魏国能用的人手太少了, 哪怕他已经对魏国几乎所有他能触及到的地方都下了“举贤令”, 可真正响应他征召令来洛阳“自荐”或“被举荐”的贤才寥寥可数。
一些陈旧的观念是很难破除的, 哪怕魏国上下出身尊贵的官员被杀了一遍, 很多大族里的子弟也不愿出仕, 更不愿在一个即将举行科举、不分出身的朝堂里任职, 觉得是侮辱了自己的身份。
当初马文才便是考虑过这种可能,所以在科举之前先下达的是“举贤令”,希望魏国汉族高门的四姓能抛却门户之见,在这个魏国最为缺乏人才的时候能为国效力、将魏国的秩序先恢复起来。
可结果却让人很是失望,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尔朱荣在洛阳令人发指的行为使得天下士人都对洛阳产生了观望之情,还是他们真的不屑在一个全是泥腿子、北镇将领的朝堂上出仕,唯有清河崔氏家中试探性的来了两个小辈,脸上连胡子都没长出来,年纪小到可想而知。
就这样,实在没人用的马文才依然还得重用他们,将他们先提拔成“秘书郎”,将一些誊抄和分类的差事交给了他们。
也是到这时,清河崔氏来的子弟们才发现洛阳的政权全掌握在马文才手中,而不是他们以为的任城王元澄,或是北镇赫赫有名的贺六浑,甚至也不是白袍军中有“军神”之称的陈庆之。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明明是分属不同国家、不同出身的不同势力,却似乎都拜服在马文才之下,连元子攸刚刚封的魏国女将军花夭都是他的未婚妻,作为两方势力的纽带人物而为他服务。
清河崔氏以善于机变而出名,相比他们的姻亲卢阳范氏和太原王氏、荥阳郑氏,他们更“与时俱进”一些,也因为如此,当初孝文帝改革他们是跟随人数最多的一支,在洛阳之乱时也损失最惨重,并非他们敷衍马文才只派两个小辈,而是他们实在也赌不起了。
其他几家大族收到清河崔氏的情报,直到洛阳现在主持大局的是梁国人而不是魏国人,对于出仕的态度更加暧昧,既不明确反对马文才的科举之举,也不派人参加,好似在继续观望。
马文才是什么性子?说是睚眦必报也好,说是小心眼也好,哪怕他们学崔家一样只派几个人来敷衍都比这种只想占便宜不想冒风险的嘴脸要好,他们的这一观望,顿时让马文才对魏国的门阀都失望了起来,干脆再不想“举贤令”的事情,越发一心一意的准备文举和武举。
在魏国,第一次武举的影响和震动要比文举要大的多,毕竟魏国动乱了这么久,但凡孱弱点的早就死了,能活到现在的不是有一身武艺就是有一把力气,最不济也是敢拼不敢死的人,这些人连死都不怕,又何惧去洛阳拼一个出身?
有些托庇在坞壁、高门之门的勇士和将领,得闻这样的消息,有些向主家请假,有的向主家请辞,带着自己的武器和马匹,就向着洛阳而去。
在西边的凉州、北面的平洲、幽州,一些曾经被鲜卑贵族和汉人官员压迫极狠的杂胡首领和胡族勇士,为了能摆脱这种任人宰割的日子、为自己的族人找一条活路,也纷纷辞别族中的老幼,向着洛阳出发。
一时间,洛阳似乎又一次成为了整个天下的中心,明明还只是夏天,可但凡有点野心和抱负的汉子们,都已经憧憬其自己在冬天的武举中一举得名、天下震惊的时候了。
马文才不是魏国人,虽知道北方尚武,却没想到收到汉化影响这么久的魏国依然尚武到这个样子,当即被各方喜滋滋来回报的将领传回的消息吓了一跳。
不提其他地方会来应试的勇士,光贺六浑、慕容绍宗、贺拔胜和陈庆之的白袍军麾下报名参加武举的,就已经有三千多人。
该怎么比,马文才脑子都快想破了,还是花夭给出了经验,用了魏国早些时候选拔新兵的方法,据说她的曾祖母和曾祖父就是在新兵训练时结识的,当年魏国铁骑几十万,即便是新兵营中也有几万人,若不是有成熟的选拔方法,真要靠杀敌一点点出人头地,那位赫赫有名的花木兰怕别说出名,也许仗快打完了还在割人头呢。
一边在筹备武举的时候,马文才也没有闲着。
魏国现在的兵制很成问题,已经沦为摆设的羽林军不说,军户和募兵户的结合使得兵制一片混乱。
在北方,没有地位和身份的羯、氐、羌等杂胡兵团与六镇兵团战斗力极高,战损率也最高,可除了打仗没有任何谋生的手段,待遇低的令人发指;
在南边,募兵制得来的军队普遍是平民入伍,一旦入伍便拖家带口在军中生活,吃空饷、买卖军械的问题很严重,以前陈庆之一路北上,很多城中动不动号称几万兵马,实际上连三分之一都没有,便是这样的原因。
南方士卒瞧不起北方的野人,北方的军士瞧不起南方士卒的软弱,这使得他们混编成了一种不可能,而地位和待遇的差距也让马文才十分头疼,北镇兵起事就是为了提高待遇,可北镇兵提高了待遇,战斗力低下的南方军要不要提高?
这其中的权衡要处理不好,不需要等马文才先谋朝篡位,全魏国的军人就能把马文才直接掀翻。
所以这段时间,马文才、贺六浑和花夭都在讨论军队改制的问题,他们都想趁着这次武举的机会奠定“府兵制”的基础,因为要建立府兵制,就得提拔、发展一大批中低层将领,而且还要在各地重新建立早已在魏国式微的军府管理各地有军籍的府兵,主持平时的军垦和训练工作。
于是问题兜兜转转一圈又绕回了原点上。
要用“府兵制”恢复魏国军队的秩序、扩大耕地的合理使用面积、减少各阶级的摩擦,对军籍的管理、对各地土地的勘测和登记造册刻不容缓,然而现在能找出的能写会算、能熟悉各地土地情况的官员太少,尤其是连年的征战使得天下各州的户籍和土地的黄册或缺失、或信息不符。
而洛阳对于各个地方的控制也已经大不如前,致使各地流民和荫户问题严重,想要重新安置流民、勘查土地分配越发困难。
说到底,还是缺人,缺大量有技术的、有经验的地方和中央官员。
马文才被缺人的问题累得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这里不是冗员严重、怀才不遇者太多的梁国,是饱经战乱的魏国,能用的人本来就少,有经验的大族和高门却自命清高不肯接下举贤令上京,这让马文才越发不满。
就在马文才为了没人用焦头烂额时,祝英台率领着上千的茅山弟子,打着黑山军的名义,来到了洛阳。
马文才刚刚听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什么?谁来了?带了多少人?”
他难得露出迷茫的表情,像是面前的傅岐是在开玩笑。
“我说祝英台来了,带来了我的家人和茅山上的弟子。”
傅岐也很高兴,他高兴的是家中亲人都被接来了洛阳,不必受梁国即将到来的动乱影响。
“马文才,你有人用了!茅山上那些道士可都是能写会算啊!!”
这一下提醒了马文才,当即连武举的事情都顾不得了,急急慌慌就跑出将军府去找祝英台。
祝英台带来的人太多,暂时被安置在白袍军的大营。
他们毕竟都是南人,饮食习惯和口音都和白袍军相似,很多还是同乡,白袍军自然欢迎这群“高人”的到来,营地里跟过节似的欢闹一片。
祝英台作为南方道门出名的女冠,又是陶弘景之外唯一的“真人”,自然也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更别说祝英台还是如此年轻貌美的女郎,要不是她在后世有在大学里参加各种比赛、演出的经历,怕是和这么多男人共处一营还要不自在。
她这样坦然自若、平易近人的样子,更是让不少人心中感慨不愧是神仙中人,气度风范完全不似寻常女人。
马文才踏进军营里时,看到的就是祝英台跟着一群白袍军侃大山的样子。
“是啊,我们从马头城假装佣兵一路过的关,他们还把我当成了花夭将军,我哪里有花将军的武勇,我连刀都举不起来……”
她说着说着,一抬眼看到了马文才,笑眯眯地抬起手,打了个招呼。
“嗨,马文才,看来你最近没睡好啊!”
一身黄色道袍的祝英台笑语晏晏、态度从容,说话时头顶的芙蓉冠随着她抬起的手调皮地抖啊抖,亲切的仿佛两人才分开没几天似的。
马文才看到这样的祝英台,心头也涌上百般滋味。
他想起前世的自己,想到这一世选择孤注一掷去会稽学馆,想到和祝英台、梁山伯的结缘,他放弃掉的仇恨和夙愿,还有那些收获到的欢笑和眼泪……
虽不知最终未来会如何,但在这个时候,在此时此地,这位曾经让他永世不得超生的女子在他已经死去的时间点来到了洛阳,在从未有过的历史中对他道了一句“嗨”,那些旧日的阴郁和心结,似乎也随着这一声“嗨”全部散去了。
这一刻,他是真正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你这么带了这么多人来了……”
马文才整理好自己复杂的心绪,微笑着向她走去,也如往常一般伸出手,想要摸一摸她的脑袋。
手伸出去,才察觉她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小丫头,而是带着上清芙蓉冠的“女真人”,于是那伸出去的手变成了点了点她的芙蓉头。
“也不怕吃穷我?”
祝英台打量了他的头皮和黑眼圈就知道他最近很累,心中越发庆幸自己急赶慢赶赶到了。
“你这大富翁,还能被吃穷?何况我也不是空手来的,看到我们‘护送’的财物没有?那都是我们从茅山搬来的赤铜。”
她在马文才面前从不藏着掖着,笑得越发开朗。
“陶真人听闻魏国百废待兴,便让我把茅山上能出师的弟子都带来了,想要替他们在魏国谋一个前程。不过你说的也没错,坐吃山空也不是事,你那可还缺做事的人?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吧!”
马文才这下是真的愣了。
错愕之后,涌上心头的是真正的狂喜。
“你说什么?陶真人让你把茅山上能出师的弟子都带来了?”
虽然之前听傅岐说了,可真听祝英台再说一次,那简直就像是在沙漠里迷路又口渴濒死的人突然发现了绿洲一般。
“全部?”
“是啊,我听说你要办科举,来给你撑个人场,能用就用,不能用也别跟我客气,我们不会见怪的。”
祝英台不知道马文才高兴什么,索性将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以免马文才看在她的面子上,明明不能用的庸人也强忍着养下来吃干饭。
虽然她不觉得茅山上那群“偏才”是什么庸人。
“怎么会不能用!来的正好才是!”
马文才眼眶都激动红了。
旁人不知道茅山弟子的优秀,他怎么会不知?那些跟着白袍军北上的二代、三代弟子各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有些能观测气象、有的能寻踪辨印、有的精通水利农事、还有些犹如神农一般不必尝就知道哪些植物能吃,各个都跟聚宝盆似的,能挖出各种宝藏。
更别提茅山上那么多能炼铁炼铜、农林土木方面的人才,就算什么都不会,作为道士,能写会算是基本功啊!
“还考什么科举,我现在缺人缺的要命,能顶上的都顶上!回头我让傅岐来一趟,把你带来之人的特长、所学都记录一遍,我亲自将差事给他们安排下去!”
别的不说,军中调来的那些连鸡兔同笼都不会算的“算吏”可以下台一鞠躬了!
祝英台没想到这“后门”开的这么大,诧异过后也是欢喜。
“能帮到你是最好了!对了……”
她对着马文才背后伸头探脑,“花将军呢?听说你们现在订婚了?婚期何时,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
“现在我们都忙,不是时候。”
马文才见不少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八卦,脸上的喜色终于一敛,又重新恢复了严肃的小老头模样。
“你过来,我有事问你。”
他把祝英台领到一边,在旁人八卦的眼神中问起发生在建康的一系列事情。
自从他到达魏国之后,京中的事情无论是太子的死也好、朝堂上的风云变幻也好,都是从书信中得知的,就算傅岐来了,他作为皇帝纯臣之子能知道的事情也不多,反倒没有一直留在京中的祝英台知道的多。
祝英台将自己知道的大致都说了下,又对马文才说了一遍陶弘景的猜测。
“现在茅山上不愿离开故国的弟子都跟随真人去了龙虎山隐居一阵子,北方道门现在式微,但天师道现在的掌教愿意为我们在魏国提供度牒,现在你又在洛阳掌权,身份的事情更好搞定。”
他们集体叛出梁国,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陶真人闻名遐迩,这事一旦传扬出去至少也会让梁国震动一阵子,或许那萧纲在恼羞成怒之下,就将他们全体在梁国除名了。
失去了身份和官方道士身份的他们就会成为游方术士,堂堂上清派陶真人的嫡传弟子,要落到这个结果未免太堕了道门的名头。
所以北方道门和南方道门的合并势在必行,天师道和上清派本就同根同源,来之前陶弘景也已经嘱咐了弟子,在魏国行走的如果有不愿意用过去身份拖累家人的,可以换名改姓,在名字后面缀上“之”字,隐入北方道门之中。
这些人的身份、度牒都要靠马文才解决,然而在现在的马文才眼中,这种事情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
“你既来了,又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这些都是小事。现在魏国已经有了一个女将军,再多一个女官员也没什么。恰巧现在太常寺卿空缺,你先领了太常寺卿的位置,管理下你带来的人手吧。”